記者在涪陵舉辦的醇基燃料技術研討會上得悉,被全球廣泛選用的替代動力—醇基燃料工業,現已在我市起步。當時我市已有近10家從事醇基燃料出產、出售和燃具制造的公司,年產值在10億元支配。
重慶大學教授冉景煜介紹,醇基燃料是由甲醇和添加劑化合而成的一種新式動力。甲醇可以由煤、天然氣、化工廢料以及植物纖維構成,和傳統礦石燃料比照具有價格低廉、能效高、污染少、可再生等優勢。當時中國醇基燃料的產值約2000億元,占整個石化工作產值的1.5%支配。
據悉,萬盛南桐礦業早在幾年前就現已投建了甲醇出產線,但未能有用處理煤炭向甲醇轉化過程中的高能耗疑問,當時還沒有滿負荷投產,我市制造業和食品工業中運用的甲醇,絕大多數從北方地區收買。
不過,在醇基燃料用具制造范疇,我市處于國內領先水平。例如,重慶市大為動力公司樹立了當時全國僅有的一家甲醇運用工程研發中心,該中心獲得15項國家專利技術。運用這些技術開發的新式燃具,大為動力公司業務現已延伸至四川、福建等省市,幾年時刻經營規模擴展了8倍,2013年完結出售收入4億元。
市經信委科技處有關負責人走漏,和一些省市比照,我市醇基燃料工業尚處在起步期間,將來我市有望出臺鼓動政策,引導醇基燃料工業做大做強,以此來優化我市國民經濟的動力構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