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醇油界冠名的乳化劑,實際上從內涵上分析,就是一種添加劑。嚴格意義上說,他不是乳化劑。具體化學上冠名的乳化劑的定義,大家可以從百度搜索找出答案。如吐溫20,40,60,80,等才是真正的乳化劑。既然醇油界流行這個說法,我也就順其自然地叫添加劑為乳化劑了。
這段時間有新朋友不斷咨詢我,這個乳化劑是怎么使用和一些基本情況。在此我作一個簡單回答。 第一,本款乳化劑,是我乳化劑工廠第二次改良型,爭取年后第三次改良型乳化劑正式出爐,F第三款改良型乳化劑正在益陽和深圳投放客戶使用與檢驗。 第二,使用方法。一噸甲醇+乳化劑5到7公斤+XX水,充分攪拌即為成品油。具體一噸甲醇加多少水,看你當地市場的價格來決定。當然也要看天候的情況。參考數據:益陽售價4000一噸的醇油,酒精含量保持85-86(冬夏均用酒精計測量)。乳化劑添加量為(冬加6.5公斤左右;夏加5.5公斤左右)。深圳地區賣4300一噸的醇油,酒精含量保持88左右。乳化劑添加量為(冬加6公斤;夏加5.5公斤)。 第三,當然在賣價偏低的地區,可以考慮多加水來降低成本。具體怎么加水由朋友們自己決定。但我建議最好保持酒精度為76以上。 第四,乳化劑配出的油與你用自己配方做的油PK說明。一是要保持二種油的酒精含量相同。二是要保持成本不能相差太遠。如:在酒精含量相同的情況下,乳化劑成本不超過50元(含運費)配出的油,而你配出油成本在130元的油,相PK的結果,我個人認為就沒有什么可參考意義了。畢竟二種油根本不是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這個我想朋友們應該很好理解。 第五,測試說明。一是可以取等質量(酒精含量一樣)的二種油直接放在同樣的碗中燃燒(也就是淡氧燃燒),看哪種油燒得最快。我個人認為,燒得最快的油,質量相對好些。反之燒得慢的,質量相對差些。二是在同一種灶具上燒,在同一時間,燒等質量的水到水開,用同種計時器,計量二種油燒開水的時間。建議按三鍋水或以上燒開來總計時。然后放干所剩下油(估算包括漏掉的油)來測試耗油量。如果燒水時間短的、耗量小的或者等同的這種油,就相對質量 |